追寻历史足迹 坚定理想信念——江湾校区管委会党支部“主题党日”之参观“复兴之路”上海展

发布者:刘建峰发布时间:2016-07-08浏览次数:550

为纪念建党95周年,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2016617日,江湾校区管委会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和职工赴上海展览中心参观“复兴之路”上海展,接受革命历史和爱国主义教育。

本次展览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指导,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联合主办,是“复兴之路”全国巡展的第一站,也是上海市为纪念建党95周年主题群众性宣传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

参观过程中,大家认真观看展板,仔细聆听讲解。此次巡展突出中国共产党创建部分的内容,展厅入口特意设计成一大会址石库门墙面。展览共包括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探求救亡图存的道路、中国共产党肩负起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历史重任、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五部分,回顾了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各阶层人民为实现民族复兴进行的种种探索,展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光辉历程。

大家在珍贵的历史照片前驻足,感受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抗争史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的奋斗史和创业史,充分认识到历史和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社会主义道路和改革开放的必然性,也感悟到历史的责任和时代的担当,进一步坚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党员晁华荣在参观中体会到:“《复兴之路》给我们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昨天和今天,也向世界发出了中国声音,让我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开拓进取,作为党员深受教育,进一步增强了爱国爱党的自觉性,唤起内心深处的党员意识和党章意识,也激励自己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良好的精神状态和扎实的工作作风,更加自觉主动地投入到本职工作中,进一步带头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四讲四有’为标准,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支部书记刘建峰谈到,当前正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习近平总书记201211月在参观完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后,曾用“雄关漫道真如铁”、“人间正道是沧桑”、“长风破浪会有时”三句话,概括了中华民族的昨天、今天和明天,阐述了“中国梦”的深刻内涵,表达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强决心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信心。江湾管委会支部通过本次参观《复兴之路》展览,对于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又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不论是革命年代还是和平时代,共产党员为了国家独立和民族发展而奋斗的传统不变,这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同时,这样的信仰和追求更多的是体现在精神层面,具有超越时空局限的当代价值。面对着沉重的历史,面对着过往的艰辛,习近平总书记曾语重心长地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他提出的“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理念,是血与火的实践换来的真理,是我党百年艰苦奋斗得来的宝贵经验。这一理念尖锐地对全党8300多万名党员和各级领导干部提出警示和要求。不论身处何种时代,我们要始终将自己的理想信念与祖国的命运相连,将自己的奋斗目标与祖国的需要相契合,只有这样,个人的力量才会超越个体的局限,在更广阔的天地中实现自己的价值。支部全体党员要全面系统深入学习党章党规、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学懂学精,学深学透,不断提高思想理论水平和专业管理水平,用更高的思想格局来引领党的事业朝着更美好的未来发展。

管委会主任、党外人士李高平谈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我们这代人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回望国家建设和改革事业,我们能深刻感受到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宗旨性、使命性、科学性很强的党,是一个时刻把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的党,是一个善于学习,不断纠正自己,逐步走向成熟的党。一代代的共产党人前仆后继,又默默无闻的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断努力。当前,国家又走到了一个重要的历史关头,面临着管理体制的调整、经济结构的调整以及思想大转变的全面转型期,历史赋予当代人更重的责任和任务,每个中国人都应该担负一定的历史使命,要时刻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重。学校的发展、大学的转型同样也面临挑战,我们应具有强大的责任感,克服自身的缺点与不足。

忆往昔峥嵘岁月,展未来任重道远,新时期加强党建更至关重要。这次巡展让我们重新回顾了党的历史发展,看到了党的前途和希望所在,需要我们坚定地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坚定理想信念,明确共产党员的责任,以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为契机,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高标准、严要求,不仅要做合格共产党员,更要争做优秀共产党员。